
日前,第十八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全國總決賽在天津工業大學完美落幕。我校逐鹿智能車隊在雲集了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大學等高校的全國總決賽賽場上殺出重圍,斬獲2項國家一等獎,5項國家二等獎。逐鹿智能車隊在此次比賽中成績再創曆史新高,總排名河南省第一。
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是一項以“立足培養、重在參與、鼓勵探索、追求卓越”為指導思想,面向全國大學生開展的具有探索性的工程實踐活動,大賽入選教育部高教學會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屬A類大學生競賽項目,被教育部批準列入國家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資助項目。競賽旨在鼓勵大學生組成團隊,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複雜問題,激發大學生從事工程技術開發和科學研究探索的興趣和潛能,倡導理論聯系實際、求真務實的學風和團隊協作的人文精神。
競賽根據所使用的車模、微控制器、傳感器、比賽任務以及參加學生的不同分為負壓電磁、專科電磁、攝像頭、電能接力、獨輪車、完全模型、智能視覺、極速越野、單車越野、聲音信标十個不同的競速組别。參賽隊伍使用指定微控制器系列作為核心控制模塊,通過增加道路傳感器、電機驅動電路以及編寫相應單片機軟件,制作一部能夠自主識别道路或者目标的模型汽車,按照規定路線或者任務行進,以完成綜合時間最短者為優勝。競賽内容綜合性強,涵蓋了控制、模式識别、傳感技術、電子、電氣、計算機、機械、通信、汽車工程等多個學科知識。從2006年創辦至今已經是第十八屆賽事,累計參賽學生總規模超過43萬人次,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可與關注。
此次十八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采取線下比賽線上直播的形式,以分賽區選拔賽和全國總決賽的方式組織展開,先後在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部五個賽區和安徽、山東、浙江三個省賽區完成全國總決賽的選拔,共吸引了3138支隊伍,萬餘大學生參加,最終504支隊伍,共計1500餘名大學生進入全國總決賽。此次華北賽區賽點設立在太原工業學院,全國總決賽由天津工業大學承辦。逐鹿智能車隊參賽組别共有九組,全部來自電子信息學院,覆蓋了大賽本科競速類所有組别,是河南省為數不多的全組别參賽車隊。
此前,在華北賽區中,我校逐鹿智能車隊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高校的隊伍進行了預賽和決賽的兩輪激烈角逐,最終獲得了7個賽區一等獎,2個賽區二等獎;7個一等獎推薦參加全國總決賽。
在天津工業大學進行的全國總決賽中,我校逐鹿智能車隊7支隊伍斬獲2個國家一等獎,5個國家二等獎,其中極速越野組更是取得了全國第四的好成績,将我校逐鹿智能車隊的成績推向新高。獲獎隊伍分别是:
“逐鹿-ORG隊”(李濤、李祺坤、孫宇甯)榮獲極速越野組國家一等獎、
“逐鹿-點燈大師隊”(劉元飛、王世琪、潘世統)榮獲獨輪車組國家一等獎;
“逐鹿-預祝中工改名成功隊”(李鑫、高康偉、胡華建)榮獲負壓電磁組國家二等獎;
“逐鹿-深藏blue隊”(田璐瑤、吳昌源、蘇莉雅)榮獲三輪攝像頭組國家二等獎;
“逐鹿-車沒事三世”(陳不凡、李怡鋒、楊孟浩、蘆陸、吳孟育)榮獲完全模型組國家二等獎;
“逐鹿-斷電作業隊”(黃宇翔、張超程、許甜甜)榮獲單車越野組國家二等獎;
“逐鹿-坎瑞亞科技隊”(王剛、楊綜點、陳星宇)榮獲聲音信标組國家二等獎;
“逐鹿-和發際線作隊”(曾炜韬、李涵、李浩、杭安琪、盧嚴霖)榮獲電能接力組賽區二等獎。
“逐鹿-識别的都對”(葛強、薛正清、郭俊傑、馬馳)榮獲智能視覺組賽區二等獎。

長期以來,我校電子信息學院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質量,着力打造學科競賽“新名片”,充分發揮“以賽促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功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校于去年10月份開始籌備此項比賽,創新學院及相關職能部門對賽事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電子信息學院的指導老師對報名參賽同學進行培訓、指導。
征程萬裡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比賽剛結束,指導老師但永平、耿世勇、王鳳歌、路向陽以及參賽隊員就開始了新一輪的經驗總結,向外學習,向内自省,共同規劃車隊發展藍圖;行遠自迩,踵事增華,積累經驗接力劃槳前行。争取以後取得更好的成績,為決戰決勝籌建河南電子科技大學奉獻一份力量。(通訊員 耿世勇)